海草床生态修复新标准发布助力海洋生态保护!
来源:欧宝娱乐 时间:2025-04-02 11:52:33
2024年12月31日,一项重要的国家标准正式对外发布,这就是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主导制定的《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GB/T45031-2024)。该标准经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将于2025年07月01日实施,为我国的海草床生态修复提供了至关重要的技术上的支持。这是继2023年《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GB/T41339.4-2023)后,由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制定的第二个与海草床相关的国家标准,也是我国第二个海草床国家标准。
海草床作为全球三大典型近海海洋ECO之一,担当着“蓝碳”生态系统的重任,其生态服务价值远高于红树林和珊瑚礁。近年来,随人类活动的加剧和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的影响,海草床面临着严峻的退化危机,我们的国家已经失去了超过80%的海草床资源,情况不容乐观。为此,国家在海草床修复方面做了深入研究和大量投入,并取得了一系列显著的成果。
2023年发布的《海洋生态修复技术指南第4部分:海草床生态修复》为海草床修复技术的标准化奠定了基础,而此次发布的《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则进一步强调了修复后的监测与效果评估,填补了国家技术标准的空白,确保修复项目的科学实施和实际成效得以切实保障。
《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的制定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提出,由全国海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3)负责。该标准共分为8个章节,明确了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的工作流程、监测与评估指标、方法及报告编制等,系统性强,指导性明确,从生态修复的初期基线调查到后期效果评估都涵盖在内。通过实施该标准,修复监测的科学性和精确性将有效提升,为海草床修复效果提供客观依据,这将大大助力我国海草床ECO的全面恢复。
此次指南的主笔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周毅研究员,13家起草单位的37位专家共同参与了标准的制定工作。这一标准的发布,不仅意味着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标准体系的加强完善,也推动了修复工作朝着更规范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为提升海洋ECO的健康和服务功能提供重要保障。
在海草床修复研究方面,青岛二中湾鳗草海草床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日本鳗草海草床的生态修复监测工作正在有序进行,这些实际案例为新标准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专注于生态保护,海洋科学的慢慢的提升带来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伴随着《海草床生态修复监测与效果评估技术指南》的发布,海洋生态修复与治理的未来将会更加明朗。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海洋生态将会呈现焕然一新的面貌。海洋的蓝色希望正是我们共同关注和努力的目标。让我们大家一起为守护海洋尽一份心力,为生态修复助力,迎接更美好的蓝色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