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告别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竞争模式!国家划定竞争红线砂石行业低价 “内卷” 即将成为过去!

来源:欧宝娱乐 时间:2025-10-13 14:01:35

  2025年9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关于治理价格无序竞争维护良好市场行情报价秩序的公告》,其中,长期受困于低价混战的砂石行业,迎来以政策规范破解发展困局的关键契机。

  砂石作为基建与房地产领域的基础性材料,其市场秩序必然的联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然而近年来,该行业已深陷“产能过剩—价格下降—利润萎缩”的恶性循环,成为价格无序竞争的典型缩影。2024年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全国砂石采矿权流拍率超30%,湖北黄石、广东肇庆等重点产区出厂价较峰值下跌50%以上,长江沿线元/吨的极低水平。为争夺有限市场占有率,部分企业甚至以低于成本价竞标,安徽霍邱某砂石企业破产前吨毛利已不足5元,最终因现金流断裂被迫清算,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竞争模式,正严重侵蚀行业发展根基。

  在生产端,全行业平均利润率跌破3%,企业无力承担研发技术与设备更新投入,99%的企业仅能生产普通骨料,高的附加价值产品占比不足5%,研发投入强度仅为0.3%,远低于建材行业平均水平。

  在质量端,偷工减料现象频发,低质量砂石流入市场后,给建筑工程埋下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等安全隐患。

  在产业链延伸环节,设备制造商被迫接受“零预付款+延期支付”模式,运输企业为压低成本铤而走险超载超限,形成全链条的“多米诺骨牌效应”。

  更值得警惕的是,地方政府为短期财政收益盲目出让采矿权,2024年上半年全国新出让砂石采矿权产能超30亿吨,远超市场需求增量,同时导致矿山复垦率不足30%,水土流失面积较2015年扩大12%,生态代价日益凸显。

  此次公告的出台,为砂石行业秩序重构提供了清晰的政策路径。公告明确要求经营者以生产经营成本和市场供求状况为定价依据,严禁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这直击砂石行业价格战的核心症结。针对行业特性,公告提出由行业协会在主管部门指导下调研评估行业平均成本,这一举措对砂石这类区域供需差异显著的行业特别的重要——当前全国砂石产能过剩率大幅度增长,区域价差扩大,长江中下游与内陆地区市场分化严重,科学的成本测算将为合理定价提供关键参考。

  在监管执行层面,公告构建的“提醒告诫—成本调查—依法查处”全链条监督管理体系,已显现政策威慑力。结合此前工信部“绝不容忍非理性竞争”的表态,监管部门将重点整治砂石行业低于成本销售、价格欺诈等行为。同时,信用监管与失信惩戒机制的引入,将倒逼企业从“拼低价”转向“拼质量、拼技术”,与行业正在兴起的绿色转型趋势形成合力。浙江企业利用建筑垃圾生产再生骨料、国洋建材开发高铁专用砂等案例证明,脱离价格战的企业反而能实现毛利率提升,这为行业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

  行业生态的重塑更需多方协同发力。地方政府需摒弃“以矿权换收入”的短视思维,推行“需求预测—产能配额—动态调整”机制,将采矿权出让与生态承载力挂钩;行业协会应发挥自律作用,借鉴江苏“长江砂石联合体”共享渠道降本的经验,带领企业抱团发展;企业则需聚焦成本管控与技术创新,通过数字化改造降低能耗、开发高的附加价值产品,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境。

  从“一砂难求”到“量价齐跌”,砂石行业的起伏折射出市场无序扩张的代价。此次价格秩序治理公告的落地,不仅是对砂石行业的及时规范,更是推动基础产业高水平发展的重要实践。随着政策红利的释放与行业自律的增强,砂石行业有望告别“内卷式”竞争,迈向“优质优价”的良性发展新阶段。

  声明:本订阅号部分文章资料和素材来自于网络,不代表协会观点,仅供学习交流,无意侵权,如有冒犯请联系我们删除,感谢理解。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

Copyright © 2020 欧宝娱乐 | 晋ICP备20000801号-3